1. 测绘迷首页
  2. 综合练习题

第三章工程测量练习题

1 工程控制网按网点的性质划分为( )。
约束网
一维网
二维网
三维网
自由网

2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为( )。
灵敏度准则
平衡准则
精度准则
多样性准则
费用准则

3 工程运营管理阶段的主要测绘任务是( )。
地形图测绘
施工测量
验收测量
变形测量

4 工程测量的高程控制测量方法中,精度最高的是( )。
导线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水准测量
GPS拟合高程

5 控制网优化设计分为四类,其中“一类设计”是指( )。
基准设计
网形设计
权设计
改进设计

6 在工程测量中,高程控制点间的距离,一般地区应为1-3 km,厂区、城镇宜小于1 km。一个测区至少应有( )个高程控制点。
1
2
3
4

7 下列关于工程控制网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控制网的大小、形状应和工程相适应
可采用独立坐标系
控制网的精度应该均匀
施工控制网坐标轴与建筑物的主轴线平行或垂直

8 工程控制网的质量准则不包括( )。
时间准则
灵敏度准则
精度准则
费用准则

9 关于工程测量高程控制测量的施测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一般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四等及以下等级可采用三角高程测量方法
四等也可采用GPS水准测量方法
精度等级划分为二、三、四、五等

10 下列测量工作中,一般不属于工程施工阶段的工作是( )。
地形图测绘
施工放样
设备安装测量
竣工测量

11 变形监测网不宜布设成( )。
附合网
独立网
自由网
一维网

12 工程控制网中,一般要求高斯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 )。
2.5cm/km
5cm/km
7.5cm/km
10cm/km

13工程测量的导线网中,结点与结点、结点与高级点之间的导线段长度不应大于相应等级规定长度的( )倍。
0.3
0.5
0.6
0.7

14工程测量中,( )高程控制测量可采用GPS水准测量方法。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15工程测量中的GPS拟合高程测量,GPS 网应与( )或以上的水准点联测。
二等
三等
四等
五等

16某平原地区工程测量项目,利用GPS拟合高程测量方法建立高程控制网,全网共有50个点,对GPS点的拟合高程成果应进行检测,检测点数不应少于( )个。
3
4
5
6

17工程控制网的成果质量元素不包括( )。
数据质量
点位质量
资料质量
整饰质量

18工程控制网的内部可靠性指( )的能力。
发现或探测观测值粗差
抵抗观测值粗差对平差结果影响
优化控制网精度
发现的某一位移向量的下界值

19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丘陵地区1:500地形图应选择( )为基本等高距。
0.5m
1m
1.5m
2m

20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地形倾角小于2°的地区绘制1:1000地形图,等高距应选择( )。
0.5m
1m
1.5m
2m

21根据《工程测量规范》,下列关于地形图的精度说法错误的是( )。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一般地区不应超过0.8mm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城镇建筑区、工矿区不应超过0.6mm
地形图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水域地区不应超过1.5mm
等高(深)线的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1/2等高距

221:500数字法成图,每平方千米图根点数量不少于( )个。
4
16
64
100

23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在平坦的一般地区,等高线的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应超过( )倍基本等高距。
1/2
1/3
2/3
1

24工程建设的大比例尺地形图一般采用( )分幅方式。
经纬线
梯形
圆形
矩形

25在地形图中,表示测量控制点的符号属于( )。
依比例符号
不依比例符号
半依比例符号
地貌符号

26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如果修测的面积超过原图总面积的( ),应重新进行测绘。
1/2
1/3
1/4
1/5

27工程地形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城镇建筑区不应超过图上( )。
±0.6mm
±0.8mm
±1.5mm
±2.0mm

28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对于1:500的丘陵地区地形图应该选择( )为基本等高距。
0.5m
1.0m
1.5m
2.0m

29工程地形图的质量检验中,成果质量元素不包括( )。
埋石质量
数据结构正确性
整饰质量
附件质量

30在工程的施工设计阶段和运营管理阶段,需要用( )比例尺的地形图。
1:500
1:1000
1:2000
1:5000
1:10000

31坐标反算就是根据直线的起、终点坐标,计算直线的( )。
斜距、水平角
水平距离、水平角
斜距、方位角
水平距离、方位角

32隧道洞内平面控制测量通常采用( )。
水准测量
三角测量
导线测量
GPS测量

33在平面内连接不同线路方向的曲线,称为( )。
圆曲线
缓和曲线
平曲线
竖曲线

34下列不属于建设工程规划监督测量的是( )。
放线测量
验线测量
验收测量
高程测量

35使用全站仪极坐标放样时,需要向全站仪输入必要的数据,下列不属于需要输入的数据是( )。
测站坐标
放样点坐标
后视点坐标
方位角

36在竖面上连接不同坡度线路的曲线叫做( )。
平曲线
竖曲线
回头曲线
缓和曲线

37对于两开挖洞口间长度为3km的相向贯通隧道,其横向贯通误差不应大于( )。
70mm
100mm
150mm
200mm

38对于两开挖洞口间长度为4km的相向贯通隧道,其横向贯通误差不应大于( )。
70mm
100mm
150mm
200mm

39对于两开挖洞口间长度为8km的相向贯通隧道,其横向贯通误差不应大于( )。
70mm
100mm
150mm
200mm

40使用GPS测量法进行线路平面控制,在选取GPS点位时,除了满足GPS要求外,一般每隔( )km左右布设一对相互通视的边长为500-1000m的GPS点。
3
4
5
6

41线路的纵断面图采用直角坐标法绘制,以中桩的里程为横坐标,以其高程为纵坐标,纵横坐标比例尺的关系是( )。
纵大于横
纵等于横
纵小于横
都可以

42定线测量的中线点、拨地测量的界址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应超过( )。
±0.05m
±0.10m
±0.15m
±0.20m

43对于两开挖洞口间长度小于4km的相向贯通隧道,其高程贯通误差不应大于( )。
30mm
50mm
70mm
100mm

44线路初测阶段,沿线路布测水准点作为线路基本高程控制,这项工作称为( )。
水准测量
基平测量
中平测量
三角高程测量

45巷道掘进时,给定掘进的坡度通常叫做给( )。
坡度线
方向线
腰线
中线

46定线、拨地测量宜采用( )比例尺地形图作为展绘底图。
1:500 – 1:2000
1:500 – 1:5000
1:1000 – 1:2000
1:2000 – 1:5000

47圆曲线的起点的代号通常用( )表示。
YZ
QZ
ZY
JD

48规划中线不能通视时,可在规划道路红线内能通视的地方用( )实定轴线,略图上注明轴线与中线的间距。
平行法
平行移轴法
直角转弯法
极坐标法

49陀螺经纬仪在南、北半球纬度不大于( )的范围内,一般不受时间和环境等条件限制,可以实现快速定向。
65°
70°
75°
80°

50下列不属于城乡规划测量内容的是( )。
拨地测量
放样测量
规划监督测量
定线测量

51关于曲线测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竖曲线是连接不同坡度的曲线
可以直接使用RTK放样竖曲线
圆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处处相等
平面曲线的测设可以使用偏角法

52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常采用的方法是( )。
导线测量
三角测量
中线法
腰线测量
大地四边形

53曲线测设的方法有多种,常见的有( )。
极坐标法
坐标法
偏角法
切线支距法
三角测量法

54线路平面控制测量宜采用( )法。
导线测量
GPS测量
三角网
方格网
三角形网

55下列关于隧道控制测量说法正确的是( )。
洞外平面控制测量可以使用GPS定位
每个洞口埋设不少于2个水准点
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可以使用导线测量
每个洞口应布设不少于2个平面控制点
洞外一般采用二、三等水准布设高程控制网

56地下隐蔽管线点探查的水平位置偏差限差为( )h。(式中,h为管线埋深)
0.1
0.15
0.2
0.25

57城市排水管道实地调查的内容有( )。
压力
管径
埋深
材质
流向

58地下隐蔽管线点探查的埋深限差为( )h。(h为管线埋深)
0.1
0.15
0.2
0.25

59采用悬挂钢尺代替水准尺进行建筑物施工层高程传递时,钢尺不需要进行的改正项是( )。
尺长
温度
拉力
倾斜

60在软土地区可采用( )作为精密工程控制网的平面基准点。
深埋钢管标
正垂
倒垂
基岩标

61布设施工平面控制网时,对于地势平坦、建筑物众多且分布比较规则和密集的工业场地,一般采用( )。
三角形网
GPS控制网
导线网
建筑方格网

62在某一地面平坦的建筑施工场地,由于无经纬仪,放样点位应选用( )方法为宜。
距离交会
极坐标
直角坐标
角度交会

63按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竣工总图的比例尺宜选用( )。
1:500
1:1000
1:1500
1:2000

64建筑物基层施工高程放样后需要进行检查,一般允许误差为( )mm。
±5
±10
±15
±20

65在隧道施工平面控制网设计时,应特别注意( )方向的精度。
与隧道轴线成45°
垂直于隧道轴线
与隧道轴线成30°
隧道轴线

66采用悬挂钢尺法进行高程传递时,设地面后视点高程 4.300m,后视水准尺读数 1.255m,前视钢尺读数0.520m,楼层上后视钢尺读数为30.255m,前视待求点水准尺读数1.510m,则待求点的高程是( )m。
29.480
32.310
33.780
34.555

67竖井联系测量的作用不包括( )。
传递方位基准
传递位置基准
传递尺度基准
传递高程基准

68对于较小规模的工程项目进行变形分析时,可以不分析的内容是( )。
荷载、应力应变作用分析
变形体的累积量分析
回归分析
观测成果可靠性分析

69现行《工程测量规范》规定,桥梁跨越江河时,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每岸不少于( )个控制点。
2
3
4
5

70垂直监测网基准点布设在变形影响区内时,以下可采用的标石类型是( )。
地表岩石标
墙水准点
带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
深层钢管标或双金属标

71线路横断面图采用直角法绘制,以垂直于道路中线桩方向为横坐标,以高程为纵坐标,里程比例尺常采用( )。
1:200 或 1:100
1:1000 或 1:500
1:2000 或 1:1000
1:2000 或 1:10000

72陀螺经纬仪定向时,设求算的仪器常数最或是值为Δ,待定边上测定的陀螺方位角αT,求算的子午收敛角为γ,则待定边坐标方位角α为( )。
αT+Δ-γ
αT+Δ+γ
αT-Δ-γ
αT-Δ+γ

73GPS-RTK 放样与全站仪放样比较,具有的特点是( )。
精度较高
精度均匀
要求通视
误差累积

74地下工程施工平面控制网一般采用的是( )。
建筑方格网
边角网
导线测量
GPS网

75某地地形倾角 3°,需要进行 1:1000 地形图测量,基本等高距应选择( )。
0.25m
0.5m
1m
1.5m

76变形监测网基准点应选在变形影响区域以外稳固可靠之处,每个工程至少应有( )个基准点。
3
4
5
6

77隧道测量时,洞内点不易保存,埋石顶面应比地面低( )cm。
10-20
20-30
30-40
40-50

78某地下管线测量项目共探测了1000个管线点,其中隐蔽管线点200个。根据现行《工程测量规范》,采用开挖验证方法进行质量检查的点数至少为( )个。
2
3
8
10

79地下工程常用倒尺法进行高程传递或者放样,设后视地面已知水准点高程为35.000m,后视水准尺读数为1.562m,前视未知点倒尺读数为2.662m,则未知点高程为( )m。
33.900
36.100
39.220
39.224

80在山地进行1:1000比例尺水域测图,等高线插求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高程中误差一般不超过( )m。
0.5
1.0
1.5
2.0

81采用 GPS-RTK 方法测定图根点坐标,两次独立测量点位较差不应大于图上( )mm。
0.05
0.1
0.15
0.2

82某项目采用 GPS 建立首级控制网,新设 10 个控制点,并联测了 3 个高等级控制点,采用3 台双频接收机同步观测,同步环采用边连接方式,则控制网必要基线数为( )条。
8
10
12
14

83双频激光干涉仪是目前测长仪中精度较高的一种仪器,它在较差的环境中达到( )左右的测量精度。
5×10(-6)
5×10(-7)
5×10(-8)
5×10(-9)

变形监测网一般布设为基准网和监测网两级,监测网由( )构成。
部分基准点、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
基准点和变形观测点
基准点和工作基点
工作基点和变形观测点

85地下隧道掘进时,由测量人员给定掘进坡度,所标定的那条线通常称为( )。
腰线
方向线
示坡线
中线

86定线、拔地测量时,直接运用已有的控制点进行角度、边长等检核,校核坐标与条件坐标计算的点位较差不大于( )cm。
5
10
15
20

87从已知高程点,经过9个测站水准测量,测定未知点高程,设已知点高程中误差为±8mm,每测站高差中误差为±2mm,则未知点高程中误差为( )mm(结果取整)。
±8
±9
±10
±15

88目前隧道洞外平面控制网建立的首选方法是( )。
GPS定位法
三角形网测量法
导线法
中线法

89工程地形图成果的数学精度包括的质量子元素有( )。
数学基础
数据及结构正确性
平面精度
高程精度
地理精度

90隧道贯通测量中,洞内平面控制测量常采用( )等方式进行施工。
三角网法
中线法
导线法
测角法
GPS法

1BCD 2ACE 3D 4C 5B 6C 7C 8A 9C 10A 11A 12A 13D 14D 15C 16C 17D 18A 19A 20A 21D 22C 23B 24D 25B 26D 27A 28A 29A 30AB 31D 32C 33C 34D 35D 36B 37B 38C 39D 40C 41A 42A 43C 44B 45C 46A 47C 48B 49C 50B 51B 52AC 53ABCD 54AB 55ABCE 56A 57BCDE 58B 59D 60C 61D 62A 63A 64B 65B 66C 67C 68C 69B 70D 71A 72A 73B 74C 75C 76A 77B 78B 79D 80B 81B 82C 83B 84A 85A 86A 87C 88A 89ACD 90B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