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测绘迷首页
  2. 综合练习题

第二章海洋测绘练习题

1. 航海图一般采用( )投影。

墨卡托

高斯

日晷

方位

2. 海图的数学基础包括投影、比例尺、( )等内容。

出版时间

图例

接图表

坐标系统

3. 干出高度的含义是( )。

水面至该点的垂直距离

该点在深度基准以上的高度

深度基准至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

深度基准至水面的垂直距离

4. 海图上灯塔的灯光中心高度一般自( )起算。

大地水准面

水面

平均大潮高潮面

深度基准面

5. 海图上表示的方位是观测者由海上观测目标的( )。

坐标方位

磁方位

真方位

太阳方位

6. 架空管道、电线等净空高度是自( )到管线下垂的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大地水准面

平均大潮高潮面

设计通航水位

深度基准面

7. 海图上各符号之间的间隔,除允许符号交叉和结合表示者外,不应小于( )。

0.4mm

0.5mm

0.2mm

0.3mm

8. 海图改正是为了( )。

质量检查

改正错误

保持海图现势性

精度评定

9. 海图制作一般分为编辑准备、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和( )4个阶段。

数据采集

图形输出

坐标计算

图形编辑

10. 深度基准面的高度一般从当地( )起算。

理论最低潮面

理论最高潮面

平均海水面

平均大潮高潮面

11. 海洋定位方法主要有光学定位、无线电定位、卫星定位和( )定位。

测角定位

RTK定位

全站仪定位

水声定位

12. 海图按内容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和( )三大类

海区总图

海岸图

航海图

海底地形图

13. 海控一级点相对于邻近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

±0.2m

±0.5m

±0.6m

±1.0m

14. 海控二级点相对于邻近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为( )。

±0.2m

±0.5m

±0.6m

±1.0m

15. 使用单波束测深仪,主测深线方向应与等深线的总方向成( )。

45°

90°

30°

60°

16. 使用多波束测深仪,测深线的方向应与等深线的方向成( )。

45°

90°

30°

17. 对单波束测深仪而言,原则上主测深线间隔为图上( )。

0.5cm

1cm

2cm

1.5cm

18. 检查线的方向应尽量与主测深线垂直,分布均匀,并要求布设在较平坦处,能普遍检查主测深线。检查线总长应不少于主测深线总长的( )。

5%

10%

15%

1%

19. 水深测量在50-100m时,测量限差为( )。

0.3m

0.4m

1m

水深的2%

20. 水位观测,沿岸验潮站采用自记验潮仪、便携式验潮仪、水尺,其观测误差不得大于( )。

2cm

3cm

4cm

5cm

21. 定位中心与测深中心应尽量保持一致,对大于(含)1:1万比例尺测图,两者水平距离最大不得超过( )。

1m

2m

3m

0.5m

22. 对于验流的时间,半日潮港海区选择在( )进行。

农历初五

农历初二

农历初三

农历十三

农历十七、十八

23. 利用两个验潮站进行水位改正时,可使用( )等方法。

线性内插法

分带改正法

时差法

加权平均法

中位数法

24. 水深改正包括( )。

时差改正

姿态改正

流速改正

水位改正

吃水改正

25. 根据《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大于等于( )比例尺的航海图可采用高斯投影。

1:1万

1:2万

1:5万

1:10万

26. 根据《中国航海图编绘规范》,制图区域60% 以上的地区纬度高于( )时,采用日晷投影。    

60°

65°

70°

75°

27. 海道测量的主要工作任务包括( )。

获取海底地貌

测定海水泥沙含量

海岸地形测量

测量海水声速

获取底质情况

1A 2D 3B 4C 5C 6B 7C 8C 9B 10C 11D 12C 13A 14B 15B 16C 17B 18A 19C 20A 21B 22BCE 23ABC 24BDE 25B 26D 27ACE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