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题
某城镇拟修建一座小型水库为居民供水,某测绘单位承接了该工程的测绘任务。
1. 测区概况
拟建水库位于该城镇附近的一个丘陵山谷中,沟底和山顶的相对高度在 100m 之内,沟底比较平坦,分布有耕地、溪流、草地、乡村道路和一些农舍,山坡上有梯田、果园、林地、草地等。
2. 已有资料
(1)2016 年 6 月测制的 1:10000 数字线划图(DLG);
(2)2018 年 6 月获取的 0.5m 分辨率彩色正射影像数据;
(3)城镇内有若干 GNSS 等级点,一个二等水准点。
3. 已有仪器设备
测量型 GNSS 接收机、全站仪、水准仪、地形图测绘软件、摄影测量工作站等。
4. 任务要求
充分利用已有资料和仪器设备设计合理的作业方法,生产测区的 1:500、1:2000 数字地形图(DLG),根据水库不同的填高设计方案,利用项目测绘成果估算水库蓄水量,以及可能淹没的耕地面积,并制作库区的三维效果图。
[ 问题 ]
1. 指出 1:500DLG 生产的主要作业流程。
2. 指出 1:2000DLG 生产的方式及理由。
3. 简述估算水库蓄水量的作业步骤。
4. 制作三维效果图需使用哪些数据?
第二题
某测绘单位承担所在城市新建开发区的大比例尺测绘任务,具体内容为利用航空摄影测量方法生产 1:2000 比例尺数字高程模型(DEM)、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和数字线划图(DLG)等产品。
1. 测区概况
测区地处丘陵地区,东西方向长 9km,南北方向宽 7km,区域内分布有河流、湖泊、公路、铁路、居民地、工矿设施、水田、旱田和草地等。该区域没有高层建筑,低空空域比较容易申请,2000m 以上空中常有云雾。
2. 已有条件
(1)适于低空航空摄影的无人机。
(2)带有定位定姿系统(POS)的低空数码摄影仪(焦距 35mm,像元大小 6μm,像素数 7300×5500)。
(3)摄影测量工作站等用于内业数据处理的软硬件设备。
(4)测区内均匀分布的少量高精度平高控制点。
3. 技术要求
(1)采用无人机低空航摄,东西方向飞行。摄影仪长边垂直于飞行方向安置。
(2)影像地面分辨率(GSD)为 0.2m,航向重叠度为 65%,旁向重叠度为 35%。
(3)航向超出测区边界 1 条基线。
(4)利用已有控制点,不再另外进行外业控制测量。
问题:
1. 简述本测区利用无人机低空航摄的优势。
2. 简述航摄东西方向飞行摄影仪长边垂直于飞行方向安置的理由。
3. 计算航摄的基线长度、航线间隔、航线条数、每条航线影像数。
4. 简述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进行空中三角测量作业的关键步骤。
第三题
某市位于丘陵地区,地表覆盖和地理国情要素变化较大,属于一类监测区域。某单位承担了该市 2018 年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任务,拟对已有的地理国情数据进行更新与变化分析。
1. 已有资料
(1)全市 2017 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包括地表覆盖分类和地理国情要素两类数据,精度同 1:10000 地形图);
(2)全市 1m 分辨率彩色数字正射影像图(DOM)(精度同 1:10000 地形图,现势性为 2017 年 4 月份);
(3)1:10000 数字高程模型(DEM)(格网间距为 5m,现势性为 2018 年 1 月份);
(4)2018 年 2 月份获取的高分卫星影像(含精确 RPC 参数,全色波段影像地面分辨率为 0.8m,多光谱影像地面分辨率为 3.2m,覆盖范围为全市 90%,其余为漏洞区);
(5)全市资源三号卫星(ZY-3)影像(含精确 RPC 参数,全色波段影像地面分辨率为2.1m,多光谱影像地面分辨率为 6m,现势性为 2018 年 3 月份);
(6)实测的像控点数据库;
(7)其他部门提供的行业专题资料(现势性为 2017 年底)。
2. 技术要求
(1)制作 2018 年彩色 DOM,地面分辨率为 lm,漏洞区地面分辨率为 2m;
(2)对 2017 版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进行更新,现势性达到 2018 年 6 月 30 日;
(3)利用更新后的 2018 年度地理国情监测成果,开展全市土地复垦情况监测;
(4)充分利用现有资料生产,尽量减少外业工作。
[ 问题 ]
1. 简述制作全市 2018 年彩色 DOM 的作业步骤。
2. 简述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更新的主要技术流程。
3. 简述获得坡度小于等于 15°区域内的土地复垦新增耕地面积的作业步聚。
第四题
某测绘公司承接了新建小区的竣工测绘任务,内容包括:测算小区各幢建筑的基底面积、总建筑面积、各户建筑面积;测制小区 1:500 竣工现状平面图等。
该小区位于城市居住区,地势平坦,建筑布局均衡,间距适宜,所在城市具有覆盖全市的高精度卫星定位服务系统(CORS),高程控制网及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委托单位提供了小区用地和规划审批文件及各幢建筑的报建建筑施工图。测绘前作业单位搜集到测区附近分布均匀的五个等级平面控制点。
1. 可用仪器设备
全站仪、GNSS 接收机、手持测距仪等。
2. 执行技术规范
(1)《房产测量规范》(GB/T 17986-2000);
(2)《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
(3)《城市测量规范》(JJ/T 8-2011)。
3. 建筑物情况
该小区地上共有五幢建筑,地下为两层各幢连通共用的车库、人防用房。五幢建筑中 A幢为公寓住宅综合楼,地上二十六层,01~26 层外轮廓基本一致,01~03 层为公寓,04~26 层为住宅,出屋面有 A 幢公共的楼梯间、电梯机房和水箱。01 层主入口设有公寓、住宅共用的入户大堂;A 幢公共的核心筒楼电梯由 01 层通往 26 层并出屋面,每层均开门。经测量计算 A 幢建筑的整幢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为 0.116666。
A 幢第26 层共四户,01 户套内建筑面积为 106.50m2;02 户套内建筑面积为 96.00m2;03 户套内建筑面积为55.00m2;04 户套内使用面积及套内墙体面积为 80.00m2,该户有两个阳台(一个为水平投影面积 6.00m2 的封闭阳台,另一个为水平投影面积 4.00m2 的未封闭阳台)。该层核心筒楼电梯井建筑面积为 30.00m2 ,A 幢公共的半外墙建筑面积为 15.00m2 ,本层四户共用过道建筑面积为 20.00m2 。共有建筑面积全部被分摊,不考虑其他的情况。
[ 问题 ]
1. 简述采用网络 RTK 进行图根平面控制测量的施测步骤。
2. A 幢建筑进行共有建筑面积分摊时,被分摊的整幢共有建筑面积包括哪些?
3. 按 26 层作为独立功能区,计算该层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系数及 04 户的套内建筑面积、建筑面积。(列出计算式、计算过程;面积计算结果保留 2 位小数,分摊系数计算结果保留6 位小数)
第五题
某测绘生产单位承担某大城市的测绘基准建设工作,内容如下:
1. CORS 站选建
为选定合适 CORS 站位置进行了实地勘选,现初选了三个地点 A、B、C,它们的点位环视图如下,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有障碍物遮挡,图 B 中的房屋和图 C 中的发射塔距离初选点均小于 100 米。CORS 站选定后进行建站工作。

2. CORS 站与国家控制点坐标统一
利用 CORS 站与已有 2000 国家大地坐标国家控制点的重合点,将 CORS 站 ITRF2008 框架坐标成果转换到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拟选取 5 个重合点进行坐标转换,现已确定001、009、 011、012 四个重合点,全市控制点的分布如下图。

3. CORS 系统与似大地水准面集成
利用本市重力资料、地形资料、重力场模型和 GPS 水准成果,完成市似大地水准面计算,并与 CORS 系统集成。在似大地水准面模型检测阶段,发现在区域边界存在一定的服务盲区,解决盲区问题后投入运行。
[ 问题 ]
1. A、B、C 三个地点中哪一个适合建站?说明理由。
2. 为满足坐标转换要求,确定最佳的第五个重合点,并说明理由。
3. 利用现有资料,简要说明获得 CORS 站 2000 国家大地坐标的方法及步骤。
4. 提出解决似大地水准面在边界区域盲区问题的思路。
第六题
某测量单位承接一风力发电机塔柱的垂直度检测任务。
待检测的塔柱位于山脊线上,塔柱由一系列水平横截面为圆形、上细下粗的预制件组装而成,塔柱底面直径约 7.5m,顶端直径约 4.0m,高度约 40m。由于现场地形条件的限制,只能在塔柱一侧架设测量仪器进行塔柱垂直度的检测工作。
具体作业步骤如下:
(1)坐标系建立:在距离塔柱约 50m 的位置选择一点 M 架设仪器,并作为坐标系原点,在塔柱上选择与 M 点通视的一点 N 作为定向点,以 MN 的水平方向作为 X 轴,垂直向上的方向为 Z 轴,建立左手坐标系。

(2)测量仪器架设:在 M 点上架设全站仪(测角精度为 1″,无棱镜测程为 300m),对中、整平、定向,并量取仪器高。
(3)塔柱下端截面圆心坐标确定: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切准塔柱下端截面的左边缘点 A,水平度盘读数为 a、竖盘读数为 v;保持竖盘读数不变,旋转仪器,使全站仪十字丝中心切准塔柱的右边缘点 B,水平度盘读数为 b;保持竖盘读数不变,旋转仪器,把全站仪视准线安置在∠AMB 的角平分线上,测量全站仪至塔柱面的斜距 S;计算过 A 点截面圆心 O 的坐标(X、Y、Z)。
(4)塔柱上端截面圆心坐标确定。
(5)塔柱垂直度计算。
(6)成果检查。
(7)检测报告的撰写与提交。
[ 问题 ]
1. 当全站仪视准线安置在∠AMB 的角平分线上,全站仪水平度盘读教应为多少? (不考虑测量误差)
2. 简述确定塔柱上端截面圆心坐标的作业流程。
3. 推导计算 M 点到塔柱下端截面圆心水平距离的公式(仅讨论 b>a 的情况)。
第七题
某测绘单位承接了我国中部某省行政区划挂图的编制任务,该省东部地势平缓,沟渠纵横,人口比较密集,村落众多,还有一些历史古村。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交通相对落后,居民地比较稀疏。2016 年以来,该省西部发展加快,先后开工建设了多条高等级公路,开展了新农村建设,并对县、乡两级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
1. 已有资料
(1)2016 年完成的全省标准地名数据库(包括全省各类地理实体的标准名称,地名位置精度同 1:5 万比例尺地形图);
(2)2015 年更新完成的 1:100 万比例尺全要素地形图数据(DLG);
(3)2017 年出版的各地市行政区划图系列(对开幅面,纸质资料);
(4)2018 年出版的省行政区划简册(包括乡镇及乡镇以上级别居民地名称);
(5)2017 年 12 月获取的 2m 分辨率卫星影像;
(6)省民政厅发布的 2016~2017 年行政区划变更公告。
2. 技术要求
(1)采用双全开幅面,比例尺约为 1:120 万,现势性截至 2017 年 12 月 31 日;
(2)表示全部县级及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界线。
(3)表示全部乡镇级及乡镇以上级别居民地,其他居民地酌情选取。
(4)表示全部县道及县道以上等级公路,其他道路选取表示。
(5)分地市设色。
(6)选用合适的地图投影类型和变形方式,使各地市行政区形状变形最小。
备选的投影类型有墨卡托投影、高斯投影和圆锥投影等三种,备选的投影变形方式有等角、等积和等距等三种。
[ 问题 ]
1. 确定本挂图最合适的地图投影类型和变形方式,并说明理由。
2. 简要说明已有资料的用途。
3. 简述本挂图中居民地要素的编绘作业步骤。
第八题
某省拟建生态功能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借助地理信息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管理。
1. 已有资料
(1)全省 1:10000 数字线划图(DLG)和数字正射影像图(DOM);
(2)全省国家级、省级保护区(excel 表格数据),包括保护区编码、名称、所在县级行政区域、保护区类型、概略位置描述,以及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范围描述。
其中:保护区类型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每个保护区,都由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两部分组成,两部分空间上互不交叉,禁止开发区内禁止一切开发活动;限制开发区内,可以开展一些对生态环境影响不大的开发活动。
2. 需采集的数据
保护区数据,包括:保护区精确的空间位置和相应的属性信息,各保护区中禁止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精确空间位置和属性信息(含保护区编码)。
3. 技术要求
(1)保护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分别以单独图层存储,数据精度及坐标系统与DLG 一致。
(2)跨县级行政区域的保护区,按行政区域分别表示,分界线及公共属性应保持一致。
(3)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库存储信息包括全省 1:10000DLG 和 DOM 数据,以及采集的数据等。
(4)信息系统应具备选址符合性判断功能,选址符合性判断是指利用空间分析方法,判断新建工程项目的选址是否符合保护区禁止、限制开发区保护的要求。
[ 问题 ]
1. 简述采集保护区数据的主要步骤。
2. 对采集的数据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数据质量检查?
3. 简述选址符合性判断的主要技术流程。
答案、解析、解题思路见测绘迷案例分析课程:https://ke.qq.com/course/2994364